学院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三):《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探索与思考
作者:白利萍 发布日期:2022-03-21 点击数:

《宪法学》课程是在完成院级在线课程建设基础上,于2020年获批宁夏大学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该课程既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又是法科新生的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法治思维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育人载体。《宪法学》课程内容的政治性特点及蕴含的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使得该课程建设是法学专业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平台,肩负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落实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的重任。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2018年宪法修改以来党和国家号召全社会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都凸显了宪法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通过《宪法学》教学平台能更好更准确的阐释宪法知识,做好宪法宣传和教育,培育学生尊崇宪法,树立宪法精神,引导学生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知法守法护法的公民。

法学院的《宪法学》课程有久负盛名的新中国宪法学的奠基人、前校长吴家麟教授的开拓、杰出贡献和影响,新时代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任课教师有责任把这一品牌课程传承并建设好。《宪法学》课程与思政育人结合的探索是以2021级法学3个班为示范,由2位教师担任课程教学,选用马工程《宪法学》第2版作为课程教材,该课程教材使用比较稳定(在法学课程中最早使用马工程教材),教学团队新老结合,课程建设有后劲。主讲教师在团队成员的支持下,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的结合。根据马工程《宪法学》新版教材变化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和新课件。教材内容重构为宪法总论、国家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与宪法实施四大教学单元,凝练各章节思政元素的融入点并确定四个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调发展,讲清各教学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宪法原理和课程前后知识之间的体系和脉络。如确立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理念,明确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全面领导地位;明确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领悟保障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国家权力运行的监督与制约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注重宪法理论与中国宪法实施的结合,引导和培育学生宪法理论思维、宪法案例分析、研讨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法治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思政育人,注重引领学生站在中国立场理解中国宪法问题。育人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和制度自信,如对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讲解,突出“改革与宪法(修改)”的思政融入点,解读中国宪法文本的条款表述和变迁,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宪法相关制度的本质特色和理论缘由,加深对我国现行宪法制度的自觉认同,了解我国宪法的本土特色及其实施机制,使学生从原理、制度与方法等维度,把握法治中国的宪法底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制度自信。

把握法学专业的话语体系与思政的话语体系两个维度的话语的运用和转换,对现实中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典型案(事)例,进行分析研判,训练学生的宪法思维。从我国宪法实施的深度分析强化课程思政融入:阐释“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有选择的研讨影响中国宪法进程的典型宪法事例(每年评选的“中国十大宪法事例”;监察体制改革、修宪、合宪性审查、生态文明建设等),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领悟。帮助学生养成对中国宪法问题的本土化思考方式,促进教与学的对话,让学生从案例中理解我国法治的路径和方式,领悟中国宪法的精神。

开展了对《宪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研讨活动。白利萍老师为全院老师线上汇报了《宪法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线上为学院宪法日主题活动作了题为“鉴定式:宪法基本权利案(事)例研习”的专题讲座;专任教师都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马工程《宪法学》第二版专题培训以及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老师共同学习和研讨了教育部发布的《宪法学教学重点指南》,形成共识,为《宪法学》课程思政建设集思广益,形成创新思路。

通过开展系列实践性教学活动,展示宪法教育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宪法意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于2021年我国第八个宪法日之际,经法学院胡世恩副院长、白利萍老师牵线组织,共有七十余名同学参加了宁夏大学法学院联合银川市司法局举办了第三届“法润银川”宪法知识竞赛趣味定向赛打卡活动,学生自行组队从20个打卡点中选择6个打卡点完成答题,正如有位同学写收获和反思所言:“引人入胜的宪法长廊,新潮时尚的宪法打卡点,简洁明了的法律条文,拉近公民与宪法的距离,使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在八一公园宪法长廊、法治文化长廊等打卡热点,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宪法的庄严,增强了理论教学和法律实践的结合,学生提交了图文并茂的活动总结报告作为课程思政过程考核内容之一,并汇编成册形成宪法学实践性教学活动教改材料。何磊老师全程带队指导我院学生连续两个年度获得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一等奖,通过参赛,展示了法学院宪法教育的成效,全面推动学校学习宪法、尊崇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法治氛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注重过程考核,利用雨课堂教学平台,根据课程进度及时发布教学课件和布置了每章的测试题,督促和强化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巩固。针对本学期新生开课晚,课时不足的客观因素,积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每周通过腾讯会议安排1次线上辅导答疑,还建立宪法学课程群及加微信等方式,增强师生的互动和交流。

课程建设还存在不足和问题。只进行了一轮的课程思政教学周期,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有效评价存在不足,如何在平时成绩中形成“课程思政”分值,实现以考核促学习的目的,是否能真正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需要完善,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生问卷调查相关选项,以便切实反馈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评价。目前,课程的录制内容还在通稿,已选取相关教学内容,按每10分钟的节点写了的录课内容的文字稿,以便完成后期录课任务。

综上,《宪法学》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承载着知识的创新和专业素养的培育,还担负在意识形态领域价值塑造和培养德法兼备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功能,还需充分发掘宪法学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宪法学课程与思政元素不同角度的结合,使宪法课程成为法学教育中德法兼修和专业育人的重要平台。